來源:直播吧2025-04-01 14:28
在今天的火湖大戰中,幾個引發廣泛討論的判罰讓比賽更加引人註目,我們來深入解析一下這些場上爭議的判罰。
首先,上半場的阿門壓哨犯規並不是事後裁判的“補哨”。在這一球發生的瞬間,雖然底線裁判並未立即發聲,但邊裁迅速做出了反應。因為是關鍵的壓哨時刻,裁判隨即決定查看錄像,以確認是否需要調整比賽時間,最終確認了1.3秒的回表時間,這一過程顯得相當專業。
接著是東契奇的“拜佛”二運球,此次判罰則是明顯的漏判。從錄像回放來看,負責中場的裁判可能因視線被遮擋而未能及時作出準確判罰,這無疑讓球迷感到失望。
隨後,我們看到對阻擋犯規的回判,這次判罰引起了不小的爭議。之前我們也提到過,判斷進攻犯規時並不只是看防守球員是否“站穩”,更關鍵的是看他們是否確立了防守位置。經過錄像回放,裁判確認裏夫斯提前已確立防守位置,因此將原先的判罰改為了伊森進攻犯規。
最後,詹姆斯在無球狀態下請求暫停的規定,實際上是非常明確的。在球隊持有球權時,場上的五名球員和主教練都可以申請暫停。當時電風扇隊握有球權,而詹姆斯作為場上的一員,自然有權利喊暫停,維權合理。
值得一提的是,這四個爭議判罰中,有三次與年輕裁判布蘭登·施瓦布有直接關系。他在NBA執法僅有四年,因此在關鍵時刻的處理上,年輕裁判確實還有待磨練和提升。畢竟,裁判的每一次判罰都可能影響比賽的走勢,年輕裁判在實戰中鍛煉是未來進步的必經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