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微博2025-01-20 12:35
1月20日訊,目前,中國足協在中超公司的股份占比高達36%,而中超的16家俱樂部各占4%。據《足球報》透露,隨著中足聯的成立,中國足協除了需要減少在中超公司的股權之外,也應放棄對職業聯賽商務開發和廣告牌的主導權。只有這樣,管辦分離的理念才能真正落實。
在歐洲五大聯賽和日本J聯賽中,各國足協與職業聯賽早已經實現了管辦分離。盡管這些足協在職業聯盟中依然占有一席之地,但它們的主要收入來源仍然是各級別國家隊的版權、賽事經營以及商業運營方面。這些足協通常會從職業聯賽的收入中獲得一定分成,但通常比例僅在5%左右,遠低於中國足協在中超公司36%的比例。
從全球範圍來看,很多國家的足協與職業聯盟之間的收入分成一般都不會超過5%。因此,中國足協在中超公司擁有這樣高的股份比例,顯得顯得相對不合理,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中超俱樂部的分紅收益。在中超的金元時代,俱樂部曾經單賽季獲得的分紅超過了6000萬,但引援成本動輒上億,這些分紅對於俱樂部運營並未產生實質性的幫助。目前,中超俱樂部普遍處於運營低谷,而中國足協的高股份比例則愈發凸顯出其對俱樂部的不利影響。
若中國足協能夠將在中超公司的股份減少至國際普遍的5%左右,將為各中超俱樂部帶來更大的財政空間。目前中超的商業收入並不算豐厚,每年的版權收入約為1.5億,冠名費則為1.2億,加上其他贊助商的收入,一個賽季的總收入通常不會超過4億。在扣除成本和稅費後,每家中超俱樂部在現有分紅比例下,能夠分到的收入大約在1000萬左右。如果未來中國足協能夠減少分紅比例,或者甚至不收分紅,中超的俱樂部將有可能每賽季多分到500萬左右。
管辦分離的推進將使中國足協基本退出職業聯賽管理的角色,更專註於國家隊、足協杯、青訓和業余聯賽的發展。盡管中國國家隊的成績並不佳,但其商業價值依然令人矚目。在金元時代,中國之隊的贊助收入曾高達6億,而近年來,盡管整體表現有所下滑,國家隊的裝備贊助依然維持在每年1億,女足的迅速崛起也吸引了17家以上的贊助商,合計近億的贊助收入。因此,即使中國足協在中超公司的股份大幅下降,依然能夠保持良好的收入,以支持各年齡段的國家隊和青訓體系。
中足聯的成立促進了中國足協減少在中超公司的控股比例,並放棄對職業聯賽商務開發的主導權,讓管辦分離成為現實。這不僅有利於職業聯賽和俱樂部的健康發展,更重要的是,有助於實現可持續的“養雞取蛋”模式。
此外,中足聯和中國足協都會將中超的版權與贊助商進行集體打包出售,這樣將徹底消除過去管辦不分的問題,真正能讓商業收入回饋於聯賽和俱樂部。預計未來俱樂部每賽季的商業分紅將增加近50%。通過積極地參與商業談判,俱樂部將為提高職業聯賽的商業收入做出貢獻,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,有助於支撐中國足協負責的國家隊、足協杯、青訓等事業的持續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