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微信2025-03-31 12:36
關於國足的現實與未來,近期《足球報》針對國家隊的亞洲排名問題,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觀點:國足在亞洲賽場的真實水平或許更接近於第15名左右的排名。雖然主教練伊萬能否在6月參加18強賽仍是未知數,但可以確定的是,他執教國足的時光可能不會太久。
在年輕球員的培養上,伊萬的表現相對可圈可點,然而在戰術布局、陣容作選擇和臨場指揮等方面卻顯露出不少短板,綜合來看,他似乎並不是國足的理想人選。然而,未來即使更換教頭,能否迎來真正的“救世主”仍是一個懸念。盡管外界對國足換帥抱有期待,但更為重要的是,我們需要對國足的現實做出重新定位。
近期的比賽中,國足以拼搏精神勉強維持了底線,展現出了一定的韌性,這是一種值得保持的態度。然而,由於球員實力的局限以及主帥對局面的應對,國足的表現雖能偶爾達標,卻無法形成常態。國足的未來走向依然充滿不確定,而這種“糾結”狀態或將繼續延續。
在與澳大利亞的比賽中,盡管最終以0比2落敗,但很少有國腳受到輿論的嚴厲指責,除了一次失誤引發對王大雷的質疑。這反映了國足在輿論環境中的積極變化,過往幾年裏,國腳幾乎總是遭受批評。而如今,國家隊的拼搏精神為他們贏得了一定“底線”的認可,這得益於多個因素的相互作用:首先,國足的管理逐漸趨向正常;其次,在前主帥揚科維奇的嚴格管理和伊萬的年輕化改革下,隊伍正在逐步擺脫過往的“疲態”;最後,金元足球時代的後效應開始顯現,為國足的發展註入了新動力。
然而,盡管國足在近期比賽中展現了一定的拼搏精神,外界對於他們能否觸及上限的期待依然強烈。回顧去年的18強賽,國足力克印尼與巴林一戰,那時他們的表現已接近上限。對於國足的上限定義,盡管各界觀點不一,但在遭遇近年來排名下滑的現狀後,普遍認為國足在亞洲的真實水平應處於第13到18名之間。由於36強賽平局與一系列失利,悲觀的情緒逐漸蔓延,但隨著擊敗印尼和巴林後,樂觀情緒又開始升溫。
考量亞洲足球的發展及各國的歸化現象,以及國足的當前態勢,國足在亞洲上限的劃定或許應以第15名左右為依據。基於此,國足的奮鬥目標也應趨於明確:與排名13至20名的對手全力爭勝,對陣9至12名的球隊爭取不敗;在與前8強的較量中則力爭打出良好表現,甚至力求得分,這是對國足的期待與應有的使命。